潍坊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他山之石>>理论研究>>正文

学校转型:从“流水线”到“个性化定制”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6日 11:25  点击次数:[]

当今学校的组织结构是现代制度的产物。现代管理制度与教育效率强调规范化和结构化,但现代学校的这种“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在面对信息技术时代的个性化教育要求上,已经落后于时代。在今天,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天赋素质开展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正在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这一教育理念与学校开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契合的,它为学校教育的价值选择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与动力,对那种只追求“高大上”或以升学为目标的学校来说是一个警醒。那么,如何“办适合的学校,做适合的教育,开展适合的课程与教学,让每个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 

结构变革:

提供新型组织与时空

适合的教育需要有适合的学校。世界已经改变,我们现在仍然在采用工业时代形成的“车间式”的班级制度,来管理着后工业时代的学生:学校有多少班级就有多少“车间”,不同学科的教师按照泰罗的“专业分工”“效率至上”原则,实施雷同的课程与课堂教学。学生从一个年级到另一个年级,也是循着教育的“流水线”。这样的学校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工业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全球信息时代的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甚至,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着农业时代的作息时间制度来管理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作息时间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和教师还需要“挑灯夜战”,或重复抄写30遍作业,或攻克“奥数”难题,或日夜兼程地备课、上课与批改作业,这样的教育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形成的需要吗? 

适合的教育需要改变学校的结构与功能,满足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育需求。我们发现,在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各地仍有一些超大规模的学校以及班级,这种学校和班级如何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办适合的学校,做适合的教育,需要从学校及班级的结构变革开始,以便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新型的组织结构与时空。 

课程教学:

根据每个学生定制设计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与教学,是开展适合的教育的关键。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课程的实施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能力进行“课程定制”和“教学设计”,但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与教学,对于现代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现在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与教学,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好似把同样尺码的“鞋子”提供给所有的学生,不管你的脚大还是小,也不管你有什么颜色的喜好,更不管你需要什么材料和款式的鞋子。学校根据预先设计的共同课程标准,让所有的学生都穿同样尺码的“鞋子”,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无条件接受。如果作为家长,让孩子穿不合脚的鞋子,你一定会不答应。但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正是这种同样尺码的“鞋子”,未必适合每一位学生。 

适合的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与教学,这就不仅要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的课程,还需要为有特别需要的学生提供特别的课程,更要让学生在学校课程之外发现新的适合的课程。这样的课程与教学不是把“水桶”装满,而是要留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一个盛满水的桶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或许一个未满的桶更有可能具有创新发展的空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重在“点亮每个儿童的心灵,照亮每个儿童的未来”,开启儿童的创新欲望,燃烧人类高贵精神的火种。 

学生发展:

特长个性得以发挥张扬

适合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既不是拔苗助长,更不是硬要让一棵“苹果树”结出硕大的“菠萝”。教育的目的永远是人的发展,而不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工具。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做科学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歌唱家,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比尔·盖茨或马云这样的创业领袖,适合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用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要求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既要让每个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又要精准关切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尊重差异、承认差别、扬长避短,做“扬长式”的教育,而非“补短式”的教育。 

让每个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是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的教育,正如“让兔子跑得更快,让大雁飞得更高,让蜗牛爬行得更惬意与随性”。要让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就需要根据手中的那个特别的“钉子”寻找合适的“锤子”,而不是用同样的锤子敲打所有的钉子。 

要让每个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学校就要放飞学生的梦想,不是把学生封闭在有限的教室空间里让学生服从、听从、跟从,而是让学生得到“成长”而不是“成功”,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质疑、挑战和创新。 (作者程晋宽,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该课题项目编号为AHA160006) 

关闭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